" />
來源:北大青鳥飛迅校區(qū)|發(fā)布時間:2011-09-30 10:21:34
高考前,老師、家長都不斷地告訴學生應該積極復習、應該調整心態(tài),很多學生根本聽不進去,他們甚至無法判斷什么樣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。
日前,記者采訪了3名去年以優(yōu)異成績考上北京大學、復旦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學生,聽他們以自己的經歷和經驗現身說法。
3名尖子生分別來自平度一中、青島二中和青島五十八中等名校,他們的經驗各有不同,也各有特色,雖不能說都是金科玉律,但至少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借鑒作用。
●鄧瀚林,男,益陽二中2009屆畢業(yè)生
●現就讀: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 提前演練高考找感覺
高考前的一個月,我認為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對知識和解題方法的查漏補缺和再整理,更重要的是調整備考心態(tài),從容、自信地面對高考這一未知的挑戰(zhàn),從而取得一個無怨無悔的高考成績。
在應試方面,我建議大家在最后階段多做幾套高質量但難度略低的模擬題來“找找感覺”,重新熟悉試卷的總體結構并檢驗一下自己的應試技巧 (這個步驟很可能大家一直在做,但最后階段千萬不能停止)。復習時,我的老師曾說過“考前做N套題,高考只不過是普通的第N+1套”,自然也就不會感覺特別緊張了。
我對大家的建議是,要把老師下發(fā)的模擬題放在首位,當做高考對待,甚至可以在周六周日在家休息時就“演練”幾次高考,幾點開始答題幾點收卷,都嚴格按照高考規(guī)則來幾次(尤其是寫作文,一定要動筆寫),這樣可以逐漸使自己的精力能夠集中在有考試的幾個時間段,避免考試時犯困、效率低等不良因素的影響。
也許有學弟學妹們看著墻上的倒計時牌會心中發(fā)慌,甚至覺得高考越來越近,自己卻還看不到任何長進,從而加劇了緊張情緒。在這里,我建議“高考爸爸”和“高考媽媽”們在家中盡量幫助考生緩解這種情緒,不要刻意地談“高考”,但也不要刻意避諱“高考”二字,盡量不要讓考生巨大學習壓力的情況下,再感覺到來自父母的壓力。對于考生,也不要過多地進行預設判斷,比如“數學一定很難”“理綜一定做不完”“考不上一本就讀復讀”等,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于考試發(fā)揮也是十分不利的。
我還記得高考前,二中數學組老師們送上了這樣一句話——“會的做完,不留遺憾;會的做對,無怨無悔!”在這里,我想把它送給2010年高考的學弟學妹們,并衷心祝愿他們實現自己的高考夢想。
●王月明:女,青島五十八中2009屆畢業(yè)生
●現就讀:南開大學 列計劃有助提高復習效率
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坐在五十八中的教室里緊張地等待高考,四個月后我拿著文科642分的成績單走進了南開的大門,成為了周總理和溫總理的校友。
距離高考還有不到一個月,時間雖短,但仍有提升可能。首先,學弟學妹們應學會列計劃。列計劃很耗時,但這并不是浪費,而是保證你能夠合理安排時間,提高效率,而不是抓過哪科學哪科,翻到哪頁學哪頁。尤其要注意的一點是,列計劃并不是諸如 “上午學語文、下午學數學”等簡單幾句話,而是需要具體到小時、分鐘,具體到所學科目的哪一方面。
招生熱線: 4008-0731-86 / 0731-82186801
學校地址: 長沙市天心區(qū)團結路6號
Copyright © 2006 | 湖南大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湘ICP備14017520號-3